5月7日,复旦大学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UNESCO Chair Programme)—— “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正式揭牌,同时举行的还有“遗产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的一项网络计划,旨在促进国际高校及相关机构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合作,以携手应对挑战,服务社会发展。目前已有近120个国家的850余个机构参与到此项网络计划中。
(相关资料图)
今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20周年,此次揭牌的“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将联合英国、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南非及中国等10个国家的20余家高校、文博机构和基金会,聚焦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欠发达地区的活态遗产保护传承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将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学生培养、文化交流等各领域展开工作。
要保护活态遗产的活态属性,就要对不同的活态遗产中的社区人群、社会结构和人群需求展开深入调研,同时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合作。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针对世界遗产地的保护提出活态遗产概念,旨在强调文化遗产在本土社区中的动态使用和传承。目前活态遗产的概念已经不限于世界遗产的范畴,还延伸到了其他遗产领域。活态遗产作为仍保持着原初或历史过程中的使用功能的遗产,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密。
“活态遗产保护有较大的复杂性,解决好遗产保护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重大议题。”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杜晓帆表示,“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的设立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从业人员、社区居民开展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合作、学习互鉴搭建了重要平台,“我们也希望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这样一个平台,在国际上发出我们的声音。”
2015年起,杜晓帆作为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与中心教师团队共同带领学生们开始了文化遗产方向的研究工作。从山西、福建、贵州、新疆,再到安徽、河南、广东、西藏……八年间,团队调研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市800多个城乡聚落、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并在全国建立13个专家工作站和实习基地。他们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方法论,深耕乡村遗产领域,深化世界遗产价值研究,参与编制多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产地保护利用规划,发表多项文化遗产相关著作、报告等。
在今年3月举行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家国情怀——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荣获“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组”银奖,而此次新设教席将为青年人才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近年来,复旦大学在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快速发展,“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的成功设立是学校在学科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重要成果。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金力表示,“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项目将聚焦探索不同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如何更好地理解、保护、展示和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发展,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复旦贡献。复旦大学将以此为平台,搭建全球化的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合作网络,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共同体,积极对话,谋求共识,并吸引更多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到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中来,共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以教席启动为契机,“遗产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国际研讨会同步召开。教席合作伙伴、国内外专家学者以此为议题,在国际视野下立足本国的遗产保护经验,围绕遗产社区发展、公共政策、参与途径等话题,对话探讨活态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未来,教席将持续联合国内外合作伙伴及兄弟高校,共同致力于活态遗产的保护传承,促进社区发展,提升文化自信,努力为国际遗产保护利用贡献中国力量。
作者:姜澎 汪蒙琪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