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随着《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影视作品的播出、ChatGPT和文心一言的陆续发布,新一轮的科幻热潮再次袭来,青少年对于科普书籍、科普阅读的兴趣也日益增长。为了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记忆·同心家长会》与北京市教委联合推出阅读系列节目《见字如面·对话书籍》之《在书中遇见未来》。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都发出了阅读倡议,希望全民阅读、终身阅读成为风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读书中获得知行合一的成长力量,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月18日至21日,以“智行天下 能动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由此可见智能科技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期节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副馆长陈慧娜、人工智能专家高庆一。三位嘉宾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阅读习惯方法等,分别向青少年推荐了《看得见的信息世界》《十万个为什么》《未来呼啸而来》等多本优秀科普书籍。其中,王元卓不仅是《三体》《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的专家顾问团成员,还是热销书籍《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系列图书的作者。
针对“如何激发青少年的科普阅读兴趣”、“如何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人工智能可否替代人类”等问题,专家和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此外,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还在中国科技馆里与机器人进行了书法、弹琴等技能大比拼,究竟花落谁家呢?
从1950年的图灵测试,到最近爆火的ChatGPT,不到百年的时间,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追本溯源,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就已经有了编程的雏形。那时的编程应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又能帮助人类完成哪些任务?学生们在中国科技馆里进行了“穿越式”“沉浸式”的探寻。
为了营造热爱阅读、知行合一、让阅读“活”起来的校园氛围,北京市的许多中小学提出了项目式体验、探索式阅读的新模式,并且在阅读指导实践活动的系列活动中,收获颇丰。
5月18日20:00锁定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和呼家楼中心小学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师生,一起在书籍中遇见人工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