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动态正文

《当代贵州》封面专题:解码“亿元村”

2023-08-05 19:50:53 天眼新闻

当代关注·解码“亿元村”【小封】

解码“亿元村”


(资料图)

3月6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10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名单,贵州共有6个村进入“亿元村”榜单,它们是贵阳市修文县谷堡乡平滩村、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二官村、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田冲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贵州全省上下奋力盯住乡村“土特产”,挑起财富“金扁担”,让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做大做强。这6个“亿元村”,分别依靠种植一粒米、一个薯、一根葱、一棵菜、一片茶、一枚果,换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真金白银”,共同奏响和美乡村新乐章,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成果一起收。

本刊记者深入一线开展调研采访,聚焦6个“亿元村”产业发展的经验成果,解码其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出这组报道。

(执笔 / 刘莹)

当代关注·解码“亿元村”【综述】

盯住“土特产” 挑起“金扁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刘莹

提要:手握“金钥匙”,打开“财富门”。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 10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名单。在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的榜单中,贵州6个行政村位列其中。6个“亿元村”上榜的背后,是贵州上下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久久为功的不懈努力,是扎根基层、身上沾满泥土芳香的基层干部、乡土能人充分把握时代脉搏,将本地优势资源转化为百姓增收的真金白银的实践成果。

贵州振兴米业有限公司电视直播中心直播销售产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吴采丽 摄)

玉屏粮食丰收(玉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盛夏六月,贵州大地嘉禾旺长,瓜果飘香。在夏收夏管齐头并进、田野山间喜悦和梦想充盈的交响中,6个“亿元村”如6颗闪亮的珍珠,格外惹人注目。

6个“亿元村”,一个依靠稻谷种植加工打开发展之路,把大米、油茶、精品水果等“舌尖上的美味”销往大市场,换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真金白银;一个通过红薯种植和加工,在特色食品“接二连三”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一个依靠发展香葱产业“点土成金”,产品畅销南方各大城市;一个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蔬菜产业,吸引了外出能人返乡种菜;一个依靠一片叶子让荒山变茶园,让绿叶变金叶,让茶山变金山;一个通过一根藤牵挂出满坡满园的丰收之果,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字经”。

它们一一对应的是: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田冲村、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二官村和高田村、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

今年3月6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10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名单。其中,在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的榜单中,上述6个行政村位列其中。

在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贵州在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全省奋力盯住乡村“土特产”,挑起财富“金扁担”,让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做大做强。6个“亿元村”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启迪。

探秘6个“亿元村”高质量发展之路,它们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

依托资源走好特色路,瞄准市场做优“土特产”。田冲村的优质稻米加工厂、周寨村的红薯粉加工生产线、二关村和高田村相继建成“金菜园”、田坝社区在“茶海之心”建成的茶旅产业、平滩村的猕猴桃牵藤挂果串起“奇异山”,它们立足于开发乡村优势资源,找准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之路,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组织引领一代接着一代干。平滩村三代支书牵挂着一根藤的财富传奇,书写30年来接力产业发展的精彩故事;田坝社区依托茶产业,40年来在村“两委”引领下坚持不懈,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成果一起收;二官村20年前种下“一根葱”,踏出“黔货出山”的坚定步伐……6个“亿元村”产业振兴的征途上,有坚强的战斗堡垒当好引路人。

产兴业旺雁归巢,乡村振兴气象新;花香引来蜂蝶舞,春江水暖鸭先知。6个“亿元村”的产业发展,吸引了外来能人投资兴业、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村级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体系、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不断增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破解了乡村发展的诸多难题。产业带就业,留守在家的“银发一族”有了更多的就业增收门路,成为了6个“亿元村”共同的新气象。

6个“亿元村”上榜的背后,是贵州上下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久久为功的不懈努力,是扎根基层、身上沾满泥土芳香的基层干部、乡土能人充分把握时代脉搏,将本地优势资源转化为百姓增收的真金白银的实践成果。

手握“金钥匙”,打开“财富门”。6个“亿元村”,在贵州和美乡村建设的征途上开足马力领跑,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做出了示范。

(责任编辑 / 刘跃)

当代关注·解码“亿元村”【案例】

一粒米,“盘中餐”端成“金饭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吴采丽

提要:田冲村坚持从田里寻出路谋发展,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健全粮食全产业链条,构建销售网络和品牌体系,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2023年3月,田冲村凭借水稻产业入选全国2022年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玉屏自治县田坪镇坝区农机助力稻谷丰收(葛永智 摄)

三夏大忙,农事当头。

天刚蒙蒙亮,72岁的向运权扛起锄头往自家7亩水田赶去,因为县里的农机服务队要来帮他插秧。农机下田,2小时不到,田里就插满了绿油油的秧苗,向运权一年之中的头等大事也终于有了着落。

向运权是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田冲村人,提起种粮,他脸上满是自豪:“以前我们抠泥巴解决温饱,没想到现在靠种粮种出了个‘亿元村’。大米加工厂开到家门口,种植、管理、收割、销售都有服务队来帮忙,种粮轻松了,收入也提高了。”

农为政本,食乃民天。田冲村坚持从田里寻出路谋发展,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健全粮食全产业链条,构建销售网络和品牌体系,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2023年3月,田冲村凭借水稻种植和加工销售入选全国2022年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龙头带动,破解种粮低效难题

端午刚过,位于田冲村的贵州振兴米业有限公司大米加工厂房发货运输车间,一袋袋简装、精装大米就位待发,10多名工人正在搬运装车,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每天有10多吨大米运往全国各地。

“这一批大米是发往东莞的。去年,我们的有机米成功在大湾区打开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供应渠道。接下来还要处理湖南、四川等地的订单。”贵州振兴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必清介绍,“今年粮食市场每斤大米涨了2毛钱,我们的大米品质好,倍受青睐。”

田冲村位于田坪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辖8个自然村寨,共522户2145人。曾经,田冲村受制于地理条件,缺少灌溉水源,成了县里水稻种植的“差生”。20世纪70年代末,种粮要靠10公里外的罗家寨水电站发电提灌。那时,田冲村一带种出的大米产量低但品质好,口感香甜,逐渐积累了不错的口碑。

“过去种粮规模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难以满足市场,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成了瓶颈,田坪镇种粮优势激发不出来。”田坪镇镇长姚凯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重要力量,培育和引进一批经营主体势在必行。

2013年,玉屏从湖南芷江引进资深粮食经营民企落户田冲村,投资1200万元成立贵州振兴米业有限公司,建立13万平方米的大米加工厂,配备精米自动生产线,年产能达5万吨。建设种植、收购、生产、销售一体化全产业链公司,以粮食加工和销售为核心,走粮食生产市场化、产业化之路。

近年来,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下,田冲村成了全县大米加工交易集聚地,实现优质稻年交易量超16000吨,交易额超5000万元,疏通了全县大米生产销售堵点,玉屏大米卖到了全国很多地方。瞄准市场需求靶向,转变经营方式,田冲村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农机下田,实现节本增效丰收

“现在种粮是个好行当。去年我承包的120余亩水稻,年产量14.4万斤,收益23万元。”田冲村水稻种植大户吴崇平算着丰收账,“除了种水稻还种油菜,双倍增收。如今种粮还能享受各种政策大礼包,良种免费、农资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田改造补贴……还可以给农机队下单,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效率。”

4年前,吴崇平跟着公司种粮,现在成了村里种粮主力军,家里配备了五六台微型农机,每年带动60多个劳动力就业。种了30多年地,44岁的“农二代”吴崇平没想过如今也能靠种地赚钱。今年他又扩大种植了十几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以大米加工倒逼水稻种植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提升优质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是关键。”杨必清介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统一种子、管理、服务、回收,公司与田冲村、玉露村、金竹村、彰坪村、迷路村等5个村建设绿色有机优质稻种植基地,并以高于市场价10%至15%价格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成功带动3000余户农户参与粮食种植。

为节本增效,让粮农有钱可赚,近年来,玉屏严把粮食安全大关,在粮食稳产农户增收上下功夫,全面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升级建设行动,进行田地土壤改良,补齐田间灌排设施短板;全面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农田机耕率;加强农技培育与指导,培育新农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壮大粮食产业经营主体,补齐粮食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短板。

田成方,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从春耕到秋收,天上飞,地上跑,无人机植保,铁牛大显身手,越来越多高科技农机装备驻扎田间。水稻育苗、种植示范、生产加工销售等基地串珠成链。

在以田冲村为核心的水稻全产业链条发展示范带动下,玉屏自治县越来越多像吴崇平这样的“农二代”返乡变身“田保姆”“田管家”,扛起“金扁担”投身粮食生产,在广袤的田野耕耘。

目前,玉屏侗族自治县粮食种植面积7.65万亩,参与粮食产业经营主体8家,家庭农场6家,种粮大户3560户。其中,返乡240人,农机合作社9个,覆盖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储等各个环节,服务群众5800余户,培训农民及农业机械操作手3800余人次。

品牌开路,“土特产”闯进大市场

产得出还要卖得掉,田冲村不断强链、延链、补链,构建玉屏稻米产品品牌,拓宽市场。

“公司通过精准细分市场,构建产品品牌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杨必清说,目前,公司注册“侗米坊”商标,相继研发高档优质红米、黑米、香米,打造田坪晚米、贵州籼米等10余款拳头产品,精心培育国家有机认证产品,完善不同规格产品包装,推出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产品。

同时,以东西部协作渠道、代理商、供应链公司、供销社合作等线下经营为主,并开启832平台、淘宝、京东、抖音、微信小程序等线上销售模式,带动全县大米、菜油等特色农产品销售。

此外,积极推行良种良法,“点土成金”。在田冲村、玉露村等村采用稻油轮作,尝试稻鱼、稻蛙生态种养结合,加大技术投入,实现一地多收、亩产增值的同时,保障生态稻米品质。目前,公司采取稻蛙模式建设示范基地100亩,带动355户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土地亩产值超万元。

如今,田冲村围绕粮食生产主导产业,积极拓展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先后引进多元经营主体,发展养猪、精品水果、油茶种植等农业产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一业兴,百业旺。田冲村党支部书记向万鱼介绍,目前,村里建成年产30万头温氏种猪繁育基地,油茶种植800亩,精品水果种植400亩……多元产业体系格局逐步呈现,2022年,田冲村以水稻主导的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

今年,田冲村积极融入镇里的侗乡风情小镇旅游景区建设,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打造以水稻油菜种植观光旅游核心路线,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拓展增收渠道。玉屏先后被评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全国第三批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而田冲村也获得了水稻种植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责任编辑 / 刘跃)

当代关注·解码“亿元村”【案例】

一个薯,“红疙瘩”变身“金元宝”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刘悦

提要:周寨村原先是为了温饱别无他法只能种红薯,现在是找到出路心满意足只想种红薯。从深度贫困村到2020年产业发展首次突破亿元,周寨村利用灿烂“薯”光“接二连三”实现了产业腾飞。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系列产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刘悦 摄)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刘悦 摄)

“快递车还有20分钟到,大家抓紧时间准备好,我们按时发货。”

6月29日早晨7点刚过,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5岁的物流部主管陈富梅来到公司物流发货处,打包好的酸辣粉已经一箱箱堆放好,工人们正在贴着快递单。

坐落在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的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红薯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生长在大山深处的红薯,变身各种口味的酸辣粉、红薯粉远销全国各地。身价大涨的“红疙瘩”变身“金元宝”,依托红薯产业,昔日的省级一类贫困村周寨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盯住“红疙瘩” 破局“吊车尾”

夏日炎炎,周寨村红薯育苗种植基地几名村民正在对红薯进行管护,一个月前种下的红薯苗正在土地里孕育新的果实。望着这片产业基地,周寨村村委会主任王勇感慨地说:“一路走来不容易。”

时光回溯到2016年,要产业没产业,要发展没发展,还在贫困线中挣扎的周寨村在三道水乡18个行政村中“吊车尾”。

必须从产业上入手。中药种植、养猪都搞过,但是效果都不好。摸着石头过河的周寨村沉下心,将目光放在了村里长期种植的红薯上。

红薯作为最常见的农作物,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种植技术也不复杂,但经济产值相对较低。在周寨村,红薯长久以来都是自产自销。“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有红薯,种植技术成熟,种植面积也略有规模。”王勇说。

有产业基础,何不在红薯加工上做文章,提高附加值?2016年,周寨村建设以红薯为原材料的加工厂,引进一条红薯粉加工生产线,并在2017年正式投产。

从原材料到加工成食品的转变,加工厂的确提高了红薯的价值,但受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小打小闹的小作坊生产难以拓展市场,周寨村的红薯加工陷入困境。

这时,一个人的回归让周寨的产业发展迎来了新“薯”光。

瞄准酸辣粉 敲开财富门

走进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淀粉生产线、粉丝粉条生产线、包装生产线一片忙碌,红薯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晶莹透亮的粉饼。进入包装车间后,30多名工人有序地装料、封袋、装箱。“最近销量很大,平均每天有3万单。”周寨村党支部书记、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说。

张诚是土生土长的周寨人,大学毕业就一直在外做生意。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在贵阳创建了贵州龙山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积累了一定资金,具备了宽广的市场眼光。

2018年,面对村里红薯产业未能做大的状况,一直有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想法的张诚回到周寨,接手了村里的红薯加工厂,注资4500万元成立了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佳里佳公司)。

从建设新的厂房到添设新生产线,从增加红薯种植面积到积极更新产品品种,在张诚的带领下,佳里佳公司逐步打开销售市场,并在以酸辣粉为主的速食类产品中杀出一席之地,远销全国各地,让周寨村的红薯价值翻了好几倍。

如今,佳里佳公司已开发红薯产品30多个,形成了从选育、种植、淀粉加工、粉丝生产、产品开发销售、薯渣烘干利用等全产业链。

这个诞生成长在小小村落里的生产企业,如今已经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佳里佳公司签订红薯种植合同近8万亩,收购鲜红薯10万吨以上,加工淀粉约1.7万吨,生产各类产品0.9万吨,售卖淀粉0.8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利益联结,共享红利,业兴民富。红薯产业迅速扩大的同时,还直接带动200多人在佳里佳公司就业,土生土长的周寨村小伙杨飞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几天订单量很大,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地打包发货。”一大早,杨飞就开着货车出厂送货。除了杨飞,他的妻子、父亲和妹夫都在佳里佳公司上班,红薯产业的发展让杨飞一家对新的生活充满希望。

“2023年,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加工能力,完善销售体系,建立销售网络。”张诚说。

原先是为了温饱别无他法只能种红薯,现在是找到出路心满意足只想种红薯。从深度贫困村到2020年产业发展首次突破亿元,周寨村利用灿烂“薯”光“接二连三”实现了产业腾飞。

延伸产业链 加宽增收路

清晨,薄雾散去,周寨村村民刘小平便来到自家牛棚准备饲料,每天喂23头牛虽有些辛苦,但刘小平却乐在其中。“家里还种有10亩红薯,用红薯叶喂牛,红薯收获后公司来回收,不愁没有销路。”刘小平说。

在张诚的带领下,2022年,周寨村修建3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规模养殖能繁母牛117头、商品牛40头。同时在村里的号召下,群众发展代养能繁母牛76头,种植甜象草、红象草、甜高粱、黑麦草等饲草共计200多亩,搭配红薯种植发展循环种植养殖。

“去年我卖了6头牛,收益7万多元,卖红薯收益3万多元。”刘小平摊开小本子细细地给记者算着丰收账。从门外汉到养牛好手,靠着村里企业带动和能人指导,刘小平对养牛事业充满信心:“今年准备养到30头,把养牛产业做大做强。”

信心十足的还有60岁的村民王永海,2022年,结束30多年在外务工生涯的他回到家乡,种起了红薯。“去年我流转了60亩土地种植红薯,亩产4000斤左右,产值约11万元。”王永海说,“今年我准备扩大到100亩,争取亩产8000斤。”

好产业带来虹吸效应,除了深耕种植养殖,周寨村还成立陈薯酒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茅台学院等进行战略合作,引进先进酿酒设备,以淀粉加工的红薯渣及外观不符合公司上市标准的红薯粉丝条为原料,酿造清香型白酒。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周寨村聚焦特色优势,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积极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培育壮大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责任编辑 / 刘跃)

当代关注·解码“亿元村”【案例】

一根葱,“金土地”充值“亿元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向淳

提要:“葱”出大山,一业兴百业旺。二官村发展规模化种植、建设蔬菜交易市场、打通市场销路,凭借大葱种植这一支柱产业,连续3年入选全国“亿元村”,旺季外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大葱 ,每天高达300吨。

二官村大葱撑起致富产业(二官村村委会供图)

风过二官葱飘香,万亩基地里绿油油的大葱迎风起伏。初夏时节,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二官村村民吴德忠望着自家20多亩大葱,眉毛笑成弯豆角。

吴德忠50多岁的时候,学起了大葱种植,现在他不仅靠种大葱赚了钱,还成为种植能手,前往邻近的安顺市西秀区承包土地种植大葱,并指导当地村民一起种植。“去年赚了10多万元,今年底打算给儿子建新房。”吴德忠伸出手指头盘算着今年丰产又丰收的光景。

依靠种大葱掌握了“点土成金”之术,这些年,二官村的种植能手们相继外出租地种大葱,凭借过硬技术,让二官大葱在周边区县开枝散叶。

“葱”出大山,一业兴百业旺。二官村是平坝区一个1400多户4700多人的蔬菜专业村,村“两委”借助贵州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契机,发展规模化种植、建设蔬菜交易市场、打通市场销路。凭借大葱种植这一支柱产业,二官村连续3年入选全国“亿元村”,旺季外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大葱,每天高达300吨。

卖好葱:优品大葱,成就菜园致富梦

在二官果蔬交易市场里,二官村村委会主任、二官果蔬交易市场负责人肖鼎正带领村民检查冷库等各项设施。亲身经历了二官村10多年大葱种植历史的肖鼎,面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时间的指针往回拨。2004年以前,二官村种植的本地品种蔬菜产量低,价格也不高,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伴随市场经济发展,不少村民纷纷走出村庄打工或经商,“什么好卖就种什么”的市场经济理念也随之带回二官村。曾从事多年粮油批发生意的肖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土生土长的二官村人,肖鼎一直打算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2004年初,肖鼎判断大葱市场需求旺盛,于是引进优良大葱品种,动员几位村民搞起示范种植,在当年大获丰收,打响了“开头炮”。

“消息传开后,原先担心种大葱耽误打工、种了没人要的不少村民,相继加入种植大军。”肖鼎回忆往事,无比欣慰,“在当地政府部门大力扶持下,短短两三年,全村大葱种植户数量翻番,大葱产业逐步成为增收致富的长效支柱产业。从2009年起,全村开始大面积推广大葱种植。”

一根葱的热销,是一个特色产业的崛起。二官村坐拥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土适宜等条件,与具有种植技术简单、耐储存、销售周期长、市场广阔等优点的大葱结缘之后,大葱种植这个产业,在黔中大地肥沃的土地上迸发出勃勃生机。

见证贵州蔬菜从沿街“提篮小卖”,迈向现代商贸物流;挥别过去望天收,实现季季收,二官人靠努力实现了祖祖辈辈盼望的“万元田”梦想。

葱好卖:村建市场,实现卖菜不用愁

“旋耕机翻地,无人机植保,现在种田用的是农机。”二官村种植户肖维华说,他这样的老菜农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20多亩地。

令肖维华感触最深的是农机带来的好处,而越来越多的“80后”和“90后”新农人则创新营销模式,念活了“新菜经”。

2017年,村里一批敢想敢闯的年轻人当起大葱经纪人,在二官果蔬交易市场与全国各地农贸市场之间建立起稳固供销关系,为大葱出山搭建良好市场渠道。

“90后”刘老幺就是其中之一。刘老幺说,大葱销售季,他天天蹲守二官果蔬交易市场,将大葱等蔬菜分级后打包、装箱、装车,发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农产品集散市场。

敢为人先,是二官村的优良传统。2010年,二官村人干了一件至今令人叹为观止的大事:自发建设的占地20多亩的二官蔬菜批发市场落成,大葱销量立马比2009年增加了2倍。

自此,二官村成为平坝区第一个拥有蔬菜批发市场的村寨,农产品产地交易体系逐步完善,二官大葱走出平坝、走出贵州,走向更广阔的省外市场。

2011年8月23日,二官村被认定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蔬菜)。2015年,二官蔬菜批发市场升级为二官果蔬交易市场。2016年以来,二官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大葱加速走向全国市场……凭借上佳质量、过硬口碑,平坝大葱叫响省内外,与重庆、成都、南宁、武汉、云南及海南等地多个客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作为贵州筑牢产销对接渠道的一个典型案例,目前,二官果蔬交易市场已成为安顺市夏秋蔬菜集散地,8000平方米交易区、3000平方米冷藏储存区和2000平方米配套服务区一应俱全,辐射全国,外销蔬菜量名列全省前列。

“自从家门口有了这个交易市场,大葱价格一年比一年高。卖菜能赚钱,日子过得比香喷喷的大葱还有滋味。”第一批种植大葱的肖昌洪笑呵呵地说。

卖葱好:农忙时节,吃外卖一点不稀奇

在普通人眼里,叫个外卖填饱肚子是城里人的专利。但在二官村,当地人会说,“大葱上市旺季,我们天天吃外卖,一点不稀奇。”

“每年7月到11月,是大葱上市旺季,大量客商来抢购。村民们一整天都在地里收大葱,基本会选择点外卖送到田里吃。”肖艳英是二官村一家餐馆的老板,按着计算器,她乐滋滋说,“10多元一份的盒饭,生意最火爆的时候,一天送出300多份,临时请的外卖员累得差点虚脱。”

不只餐饮行业热闹无比,在大葱产销两旺带动下,物流运输和商超等相关产业日渐红火。小小一个二官村竟然开设超市4家、餐馆10多家,一个个沿街门面十分抢手,产业发展红利成为全村村民共享的幸福成果。

行走在村容村貌俨然如小县城的二官村,一栋栋小洋楼成为靓丽风景线。

全村1400多户村民中,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占三分之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占一半以上。

2022年,二官村种植大葱11000余亩,蔬菜产业总产值达1.35亿元左右,全村人均收入2.5万元以上。

不凡数字背后,是当地数十年如一日抓产业促增收的坚守。如今,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种植推广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力,二官村正在实现从主打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

大葱产业提质升级,二官人没有止步。科技插上腾飞翅膀,二官村已与省农科院合作,每年请农业专家定期开展种植培训,积极改良土壤,更新大葱品种;龙头企业带动,和贵州蔬菜集团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借助其农产品流通优势,助力二官大葱畅销省内外。

下一步,二官村将升级交易市场仓储、冷链物流、净菜加工等水平,以大葱全产业链发展为范本,带动辣椒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做精做优土特产文章。

二官村党支部书记汪飞说,去年以来,二官村还发展蔬菜油菜轮作,冬闲油菜种植面积达8000亩左右,一手种好“菜园子”,一手拎稳“油瓶子”。

(责任编辑 / 刘跃)

当代关注·解码“亿元村”【案例】

一棵菜,“点金术”引来“雁归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刘莹 龚燕 向淳

提要: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高田村成功从贫困村变成了产值超亿元村。2022年,高田村人均收入达到168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100万元,村集体纯收入30多万元。地还是那片地,种地的还是那些人,但采取了不一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土地所产生的价值完全不同。这是高田村从贫困村变为“亿元村”带来的启迪。

高田村蔬菜基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向淳 摄)

朱高学在察看蔬菜长势(安顺市平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进入夏季,雨水丰沛,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的高标准蔬菜基地里,亭亭玉立的连片大葱拔节旺长,春播的山药在地里展藤铺叶,刚移栽不久的黄瓜苗正努力爬架攀高。

产业兴,百姓富,生活美。从一家一户分散种地到“公司+合作社+农户”规模化生产,再到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成为主角,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高田村成功地从贫困村变成了产值超亿元村,全村302户1099人全部脱贫,部分农户还成了转租土地种菜、收入不菲的家庭农场主。

昂首迈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产业兴旺有力地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高田村人均收入达到168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100万元,村集体纯收入30多万元。

地还是那片地,种地的还是那些人,但采取了不一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土地所产生的价值完全不同。这是高田村从贫困村变为“亿元村”带来的启迪。

返乡种地,挣钱敬老两兼顾 

记者来到高田村时,返乡新农人杨平正忙着通过手机联系客商,为即将采收的大葱销售落实订单。

今年48岁的杨平,年轻时和妻子到江浙一带务工。“进厂务工月工资有七八千元,收入还不错。但看到家乡发展蔬菜产业势头好,加上父母年龄大了需要照顾,于是去年初回家种地。”杨平说。

让杨平高兴的是,返乡种菜第一年便旗开得胜。“我以每亩1000元租金和2万元保证金,从贵阳市农投公司转租100亩高标准农田,分三季种植大葱、白菜和黄瓜。我主要负责市场销售和机械化耕地,一天能耕30多亩,100亩地三四天就耕作完毕。除去投资成本和务工费,去年一年种菜纯利润有16万元。”

“点金术”引来“雁归巢”。在高田村,像杨平一样返乡租地种菜不是个别现象。采访中,记者遇到50岁的赵友伦带着10多位“银发一族”,在他转租3年的60亩地里种山药。既有挣钱门路,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成为这些新农人返乡的初衷。

高田村党支部书记朱高学介绍,近几年,全村有300多人返乡还巢,其中有20多人承包上千亩土地种菜,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目前,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农人,引领全村种植养殖业发展,高田村也从过去的贫困村蝶变为全省6个农业年产值亿元村之一。

土地整治,夯实产业发展“耕基”

高田村蔬菜产业奏响富民金曲,始于平坝区实施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的土地流转。

同其他乡村一样,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驱动下,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高田村一度成为老人和孩子留守的“空心村”。“全村外出经商、务工和在家干农业的各占三分之一。”朱高学分析,外出务工经商缓解了土地压力,是实现群众增收的重要财源。然而,村庄里的青壮年走光了,发展现代农业缺乏生力军,加上农业基础设施缺失,导致土地广种薄收甚至撂荒,这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根源。

农民要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2018年11月,在省里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平坝区实施“十里五万亩”坝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贵阳市蔬菜保供基地。借此良机,2019年初,高田村拉开了建设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的大幕。

为了让土地便于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生产经营,整合土地资源是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的第一步。朱高学迅速召开村民动员会,向大家算经济账,讲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景,承诺土地流转后有收入、有活干、有致富门路,动员农民流转土地给合作社。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在村“两委”党员干部的带头下,10多天时间里,土地全部流转到位。通过挖掉1205块地田坎、平整9000多米地埂、迁出212座墓,一片田成方、土成块、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喷滴灌、机械化的高标准蔬菜基地建成并投入生产。旗开得胜后再接再厉,当年,高田村完成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8100亩,还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整合村里的各类资源,形成地里有菜、水中有鱼、山上有茶、林下种养的产业格局,为老百姓带来增收。

两转一包,让能人成为经营主体

这是一场打破田与田、户与户、村与村、镇与镇界限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进行合理配置,探索“三权共股、三主共赢”的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方式的实施流程是“两转一包”,即农民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到平台公司,平台公司将土地整治后再分包给经营主体。通过引进贵阳农投集团、广州天地合公司等有实力的经营主体,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之路。流转土地获租金、就地打工挣薪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入股分红分现金,多种渠道让农民受益。

高田村高标准农田投入生产后,在龙头企业的经营下,既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又培训了农民技能。这样一来,那些因年龄大无法外出就业的“银发一族”转变为技术型农民,居家就能务工增收。同时,高田村组织60余名村民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社会化服务为农业提质增效,培养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

产业发展添新彩。随着高田村蔬菜产业的形成,一批懂市场、有经营管理能力的能人返乡创业,他们从合作社转包土地,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这样一来,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土地转包为特征,大户带小户、能人引领发展的家庭农场生产方式,成为蔬菜产业发展新风景。

春江水暖鸭先知。土地“两转一包”触动了乡村能人自主创业的兴奋点。最近5年,高田村300多位城市打工族陆续返乡租地种菜,一些在基地务工的农民学到技术后,也自己租地种植销售蔬菜。“我今年60岁了,去年租了20亩土地种菜,除去投资和各种家庭开支,一年能够有3万多元的存款。”脱贫困户陈九文说。

(责任编辑 / 刘跃)

当代关注·解码“亿元村”【案例】

一片茶,“绿叶子”变成“金叶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赵勇军 吴传娟

提要:一片叶子富裕一个村庄。田坝社区年产茶青1.5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8万元,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受益者。

村民用机器采茶(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吴传娟 摄)

下午5时30分,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茶青交易市场人声鼎沸。茶农们骑着农用三轮车有序驶入市场,收购商们忙着称重、开票、付款,一片火热。

“每天下午4点以后,是市场最忙碌的时刻。”市场管理人员陈祖友告诉记者,自夏秋茶开采以来,平均每天有25家茶叶收购商入场收购,上千名农户进入市场交易,市场每天成交额100万元以上。

一片叶子富裕一个村庄。田坝社区年产茶青1.5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受益者。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田坝20多年前是个远近皆知的穷村,如今依靠一片叶子,成为产值超亿元的富村。6月19日,记者来到田坝,实地探寻这里的财富密码。

聚焦“土”:水路不通走旱路,荒山变茶园

氤氲的雾气还未散去,村民袁富民起了个大早,挎上竹篓,匆匆赶到茶园,采摘夏秋茶。

“从6月采到9月,我们每天能采一两百斤,每斤5元,一天能收入500元以上。”袁富民笑吟吟地告诉记者,家里总共种植了6亩茶,春茶和夏秋茶的收入,每年共有6万多元。

如今的田坝,几乎家家户户有茶园,农民人均年收入1.8万元,其中95%的收入都来自茶叶。

然而,谁曾料想到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在20多年前是一个食不果腹的贫困村。

“田坝田大坵,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田坝汉,三年两载吃荞面。”这是当年田坝的真实写照。

田坝社区虽名为田坝,却是干田坝。因地势中间高,四边低,水往四周流,蓄不住水,是凤冈县有名的“干烧地”。

20世纪80年代,由于缺水,农业发展落后,村民大多以玉米、烤烟种植为主,生活贫困,年人均收入不足350元。

“庄稼难种,村民包谷饭都吃不饱,过着吃饭靠救济、用钱靠贷款的生活。”田坝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喻启波回忆说,“村里也曾试种过猕猴桃、烤烟等作物,但因水土不服,均以失败告终。”

如何才能走出一条产业路?田坝人苦苦探索着……1990年,新当选为乡长的孙德礼,背着当地的土壤来到贵州省农科院,找专家看看田坝适合种植什么经济作物。经过专家多方验证,明确是酸性土壤,且富含锌硒,特别适合种茶。

“水路不通走旱路”。听到专家们指点迷津的话,孙德礼心中豁然开朗。雷厉风行的他回乡后立即规划了4000多亩的茶产业基地,并亲自带领老百姓在荒山地种上茶树。

1999年,凤冈县确立了“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茶树在田坝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大面积种植。

围绕“土”字做文章,由此,田坝开启了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序章。

喻启波说,是村民们通过耐心和坚守,一步步破译土壤密码,让原本光秃秃的荒山长满翠芽。

时至今日,田坝社区的茶园面积达到2.8万余亩,成为中国西部有名的茶叶专业村,拥有中国西南最大的万余亩富锌富硒有机茶基地。

聚焦“特”:“双有机”战略赋能,绿叶变金叶

眼下,采夏秋茶的同时,村民们还忙着除草、追肥、修枝等茶园管护工作。

“我家5亩茶园严格按照有机食品原料要求实施管护,采用人工除草、使用有机肥、病虫害防治施用生物农药……”村民陈祖友深谙茶园管护的每个细节。

在田坝,生产有机茶是村民们刻在骨子里的自觉。

2017年,凤冈县创新性地提出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的“双有机”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良心产业、有机凤冈”,并以茶产业为抓手,全力推进“双有机”战略,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锌硒共存,是上天赋予田坝的惊喜,而有机则靠的是大家共同努力打造。

在茶园管控中,田坝积极推广化肥减量、农药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的“两减两替代”技术,不断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全面推进“无害化”“四诱”“以草抑草”“以虫治虫”生物防控、绿色防控技术运用,实现了以物理诱导、靶标害虫性诱导、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生态调控方式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措施。

同时,村里还压实茶企、茶农责任,严禁施用草甘膦、催芽素、化肥,与茶企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常态化开展茶园巡查等方式。

“我们严格执行永安镇出台的《茶叶质量大管控行动方案》,坚持每一株茶都按有机标准统一管理,牢牢守住茶叶质量安全底线。”喻启波说。

苦心人,天不负。严格的管理措施,让凤冈锌硒茶在2020年9月首批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清单。

为了守护、擦亮凤冈锌硒茶名片,2022年,凤冈县还在永安镇建立了全省首个茶产业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对凤冈锌硒茶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实行全要素一体化司法保护,以司法手段为贵州“干净茶”保驾护航。

“茶叶品质好,再严格的检测都不怕,国外客商还直接到茶园里抽取土壤化验,标准十分严苛,我们有底气。”作为田坝率先发展出口茶的企业,永田露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其鹏骄傲地说。

目前,田坝社区获得认证的有机茶园共有16800亩,茶叶加工企业83家,锌硒茶叶品牌不但享誉国内大江南北,还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过2亿元。

聚焦“产”:茶旅融合闯新路,茶山变金山

盛夏的田坝一片青翠,茶垄间清凉的风一阵接着一阵,撩拨着游客的心。

这段时间,不断有旅游大巴和私家车开进田坝,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或在仙人岭漫步,或在茶园里体验采茶,或在茶庄品茗,好不惬意。

“走在这里,感觉空气都是甜的,不仅能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能体验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的快乐!”来自贵阳市的游客王军一脸享受地说。

按照凤冈县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布局,在茶产业形成规模后,田坝社区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把丰富的茶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探索出了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

产业与旅游联姻,掀起了当地绿色生态旅游热潮。

多年前,陈氏茶庄的老板娘李露还只是一个小茶农,一年卖茶青收入几万元。10多年来,在当地政府引导和扶持下,她家建起了茶庄,成为最先尝试茶旅一体化的村民之一。

“听爷爷辈讲,以前来田坝收购茶青的商贩要排队,但是吃住成了问题,所以就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发建设了陈氏茶庄。”李露说。

随着茶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李露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业开展得如火如荼。“吃住加上销售茶叶的各种收入每年有20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还将发展特色民宿,继续做大做强旅游接待能力。”说起自己的生意,李露底气十足。

随着人气越来越旺,田坝社区还建设了全程1600米的仙人岭观光索道,将茶海之心景区核心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茶园休闲观光、茶叶采摘体验、手工制茶体验、茶文化研学的茶旅实体,走出了一条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2014年,茶海之心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之后又被评为“中国最佳茶旅线路”,九堡十三湾和仙人岭入选“中国30座最美茶园”。

目前,田坝拥有陈氏茶庄、仙人岭茶庄等近40家生态茶庄,这些茶庄各具特色,助力茶叶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茶叶是田坝人民辛勤耕耘、艰苦奋斗的载体,承载了村民对土地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也讲述着田坝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我们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好……

(责任编辑 / 刘跃)

当代关注·解码“亿元村”【案例】

一枚果,“黄金藤”串起“奇异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梁圣

提要: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是平滩村村民的绿色财富。凭借着猕猴桃,平滩村因地制宜谋产业,把政策用活,把土地唤醒,邀请专家问诊把脉开良方,村干部带头干,村民鼓足劲干,“党建+产业” “农业+旅游”推动着平滩猕猴桃产业全面升级。

“李八亩”正在修剪枝丫(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梁圣 摄)

平滩村猕猴桃产业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梁圣 摄)

一根藤,影响三代人。

作为修文县极具标志性的特色产业,猕猴桃在这里拥有16.7万亩的“江山”,在其麾下的108个村级“名将”中,谷堡镇平滩村拥有元老级别的话语权。2022年,平滩村凭借猕猴桃1.5亿元产值,在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中金榜题名。

登上平滩村的产业园观景台,目之所及,猕猴桃藤从一座座山头绵延到田野村庄,挂在藤上的一串串“奇异果”,是村民们不断培育壮大的绿色财富。

起源:30年三代支书,一根藤牵挂万亩山

在修文县西面,有这样一个吃蔬菜都需要去镇上买的村庄,2020年和2022年,两次获得“亿元村”称号。村里人说:“除了猕猴桃,我们别的都不种。”

走进平滩村,漫山遍野的猕猴桃藤是当地人的财源,全村94%的土地被猕猴桃占领,面积达1.3万亩,95%以上村民加入到种植大军,年人均收入6.6万元。

老支书黄国祥是平滩村第一批涉足猕猴桃种植的人,1993年,当其他地方的百姓忙于开荒种粮的时候,他与几名党员却开荒种藤。“开始时只有5个人干,种了几十亩,尽管专家说猕猴桃营养价值高,但怕种多了卖不出去,毕竟猕猴桃不能当饭吃,好在是种在不产粮的坡地上,也不影响生活。”黄国祥回忆说,经过10多年苦心经营,2009年猕猴桃终于为他赚到第一桶金,随后他一边扩大规模,一边把苗木分发给村民,带着大家一起种。

眼见发展势头渐好,市场好消息频传,黄国祥作出了惊人的举动,将多年的所得全部投入规范化建设。他说:“27万元买来7000多根桩打下去,我并不后悔当年的这笔投入,它为后来的产量、品质带来了提升。2014年,我的猕猴桃卖出了70多万元的高收入,以后每一年收入都在100万元以上。”

此后,猕猴桃产业风生水起,从老支书黄国祥开始,一代支书接着一代支书干,从一根藤演变到如今集生产、包装、冷链、物流一应俱全的全产业链。

修文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亚欣介绍:“平滩的猕猴桃发展有着三代支书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也有县里面的大力支持。”1988年,黔东南州人大退休干部马怀麟将猕猴桃引进修文,如今长成了大产业。2009年,修文县提出重新振兴猕猴桃产业,政策、物资都在倾斜。2011年,修文县成立猕猴桃项目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工作,直至后来规模扩大,全产业链形成,修文猕猴桃打了漂亮的一仗,这为作为发源地的平滩成为“亿元村”埋下了伏笔。

演变:穷山沟挂金果果,返乡人干出大产业

“一开始技术不精,交通不畅,果子卖不出去嘛。”平滩村党支部书记黄良华坦言,最初好几个村都在尝试种植猕猴桃,但因当年交通闭塞,种植技术粗放,一些村就放弃了,唯有老支书黄国祥带领着平滩坚持了下来。

因为条件落后,当年坚持不下去的不仅是产业,还有山里的人。黄良华提起当初,只用一个苦字形容:“别说卖猕猴桃,山里没有田,三餐都是包谷饭,待不住,人也跑了。”1993年,带着对外界的向往,黄良华和村里多数年轻人踏上了远赴他乡的打工路,直至2009年听闻村里修起了产业路,猕猴桃逐渐发展了起来,外出的村民纷纷开始返乡创业。

黄良华回忆:“一开始的3年生长期是真的苦啊,没有技术,只有力气。后来技术进步了,规模上来了,市场起来了,亩产超过一万元,单价高时我们卖到6元一斤,平滩的猕猴桃也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了如今的一万多亩。”

依托猕猴桃产业发展,漫山遍野的藤创造出一片奇观,也带来了更多稀奇事。黄良华笑言:“当年出去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我们出去是一帮人,回来是两帮人,都带着媳妇儿。看着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外来的媳妇儿又带来了新媳妇儿。”

这批返乡创业者,带来了人气,也带动了产业的火热发展。因为产业规模大,村里人手不够,每年到授花粉的时节,村里都会前往临近乡镇雇佣“花粉娘娘”,头一天交定金抢人,第二天大巴车接送,待到采收季节,更是到处请外援。

凭借着猕猴桃,平滩村因地制宜谋产业,把政策用活,把土地唤醒,邀请专家问诊把脉开良方,村干部带头干,村民鼓足劲干,“党建+产业”“农业+旅游”推动着平滩猕猴桃产业全面升级。

传承:货卖八方迎远客,薪火相传述未来

每年9月底到国庆节期间,是平滩猕猴桃成熟的季节,小车、大巴川流不息,客商、游客、外来务工者人山人海。

“来的商客太多了,需要交警来维持秩序。一辆加长车需要几十名工人采摘才供得上,我们请了大量的外村人来帮忙,不请人不行啊。”黄良华介绍,作为修文猕猴桃的核心产区,平滩名声在外,村里有专业的营销企业10余家,从事猕猴桃销售十余年,打通了黑龙江、浙江、北京等国内市场,为村里的果农提供了有力保障。

修文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亮表示:“大宗产品是我们的销售核心,近几年我们也在走小而精的路线。推进数字化建设,达到全程可追溯。和京东合作建直播间,推动电商销售。打通生产端、销售端和消费端,产供销联动,带动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猕猴桃加工流通渠道,推动平滩猕猴桃产业‘出圈’。”

随着平滩猕猴桃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产品提质增效也变得尤为关键。在平滩,“李八亩”的名声享誉省内外,作为1993年第一批种植猕猴桃的元老,李兴祥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深耕8亩地做精做强。“当年不懂技术,我买书来钻研,后来请专家来教,慢慢也就摸通了门道。”从一无所知到“土专家”,李兴祥每年都会受邀到省外授课,亲力亲为管护,让他的8亩地从产量到品质都比别人高不少,价格也高于平均收购价。

李兴祥的儿子李雪林被人称为“小八亩”,村里人提起他们的种植技术都会竖起大拇指,一家人靠着两个8亩地,每年收入都有几十万元。李雪林笑言:“1993年我父亲种猕猴桃的时候我1岁,那时候每天都跟着他在园子里跑,跑着跑着,树长大了,我也长大了。后来我也种起了猕猴桃,我的孩子也开始在猕猴桃地里学走路了。”

在平滩,这样的传承生生不息,老支书带新支书、子承父业、种植能手带新手,就如黄亚欣所言,修文的猕猴桃产业,是从一根藤开始的,不断传承,不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 / 刘跃)

来源 / 2023年《当代贵州》第27期

编辑 梁诗吉

二审 孙琳佳

三审 梁建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